郭施亮:警惕股市“越便宜越安全”的投資誤區
警惕股市“越便宜越安全”的投資誤區
在A股市場中,長期投資低價股,或許已經成為部分投資者的獲勝方法??v觀多年來的A股表現,低價股往往具有較大的投資潛力,且“股市不死鳥”神話多發生在低價股身上。在此期間,如果投資者有幸遇上了多年不遇的牛市行情,則低價股給投資者帶來的投資收益率還是非常驚人的。
“低買高賣”,這是市場不變的法則。從實際情況下,在A股市場中,低價股發生“黑天鵝”事件乃至暴跌走勢的可能性會遠低于中高價股,而長期下來,那些5元以下的低價股,往往也被市場認為是低風險的投資品種?;蛟S,在A股市場中,“越便宜越安全”已經成為了不少投資者的真實想法。
確實,我們不能夠否認低價股的投資魅力,但對于投資者來說,在投資低價股的同時,更需要熟悉交易規則,以及盡可能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實狀況,否則一旦踩中投資陷阱,則投資風險也將會是不可小覷的。
其中,從交易規則來看,如果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盤價格連續均低于每股的面值水平,則將會觸發退市的風險。
實際上,這一規則的存在,也給部分1元股帶來了不少的隱憂。就目前而言,截至今年7月11日,滬深兩市低于2元的股票有兩家,分別是*ST海潤以及*ST銳電。換言之,如果公司股票收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跌破面值水平,則將會觸發退市的風險,而這對盲目崇拜低價股的投資者來說,也將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再者,上市公司股價雖然低廉,但股價低廉自有其自身的原因。
其中,對于不少低于5元的低價股而言,往往屬于市值龐大、流通股數較大的狀況。與此同時,因這類股票機構基金扎堆持股,也很難產生快速脫離底部的行情,但對于這類股票的基本面狀況,還是無需過分擔憂的。
不過,對于部分低價股而言,既有其業績不穩定的因素,又有其自身經營風險的問題。至于極少數的低價股,還可能會存在一些特殊的原因,如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證監會立案調查、涉及欺詐上市業績造假以及其余市場爭議太大的風險等。由此一來,對于這類低價股而言,其自身潛在的投資風險不可小覷,稍有不慎,則可能會引發股價異動,乃至暫停上市、終止上市的風險。
或許,對于熱衷于投資低價股的A股投資者來說,可能還是受益于A股市場的投資環境以及交易規則。與之相比,近年來港股市場“閃崩”現象頻繁上演,且多與低價股有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屬于港股市場自身的特殊交易規則問題,而部分“老千股”現象也成為了港股市場的歷史遺留問題;另一方面則是港股市場普遍低價股的面值極低,有的甚至低至0.1元,乃至0.01元,而這類低價股普遍存在持股集中度過高等風險,一旦存在資金異動或消息面的惡化,則部分做空機構可能巧妙借助港股市場的交易規則大舉做空,達到更好的套利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市場可以允許T+0交易,但需要實行T+2交收,同時不設漲跌幅的限制。這,與A股市場的交易規則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別性,此舉也給外部做空機構帶來了套利的空間。
由此可見,如果把A股市場投資低價股的方式照搬至港股市場,其潛在的投資風險還是不可小覷,并瞬間把風險增加好幾倍。
在A股市場中,投資低價股本來是一種較穩健的應對策略。但,在投資低價股的同時,更需要了解好市場的交易規則,充分了解好上市公司的基本狀況以及潛在的問題,從本質上提升投資低價股的安全性,時刻警惕“越便宜越安全”的投資誤區。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