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創新藥系列報告需求新格局
本報告導讀:
醫藥行業新的需求格局正在形成,本土創新藥憑借較高的性價比,兼顧臨床價值與支付能力,有望建立新的利益補償機制,持續受益,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摘要:
本土創新受益需求新格局的崛起。隨醫改深入,國內藥品市場目前最主要的供需矛盾愈加凸顯:一方面,部分療效確切、品質優良的藥品被迫棄標退出醫院市場,另一方面,對臨床價值更高的藥品消費升級的需求迫切。本土創新藥憑借較高的性價比,兼顧臨床價值與支付能力,有望受益新利益格局的形成。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消費使用主體(患者)角度—支付意愿提升,升級需求顯著。我國公共醫療的職能逐步成為保障低水平廣覆蓋的基本醫療需求,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提高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對先進醫療和藥品療效升級的需求十分迫切,當前供給嚴重不足,制約行業發展。
消費決策主體(醫生)角度—新品種建立新補償機制。公立醫院的三大利益補償機制在財政投入不增加、零加成、醫療服務收費調整滯后的情況下,短期無法建立有效新補償機制,藥品代償成為必然,處方院外化提供落地路徑。創新藥臨床、學術價值高,高毛利、獨立定價機制具備提供利益補償機制的空間,有望代替成為“新利益品種”。
支付主體(醫保)角度—清楚不合理存量,改善新藥生命全周期。醫?;鹫龔目偭繅毫ψ呦蚪Y構優化,新版國家醫保目錄本土創新藥均位列其中。對于單價較高、滲透率較低的品種,有望顯著拓寬支付能力,實現“以價換量”;對于基數較大、滲透較好的品種,利于延長產品生命周期,維護競爭壁壘,為未來構建更高的競爭優勢奠定基礎。
監管主體(政府)角度—擴大高端供給,解決供需矛盾。我國未來的藥品需求是多層次的,價格下降是長期趨勢,me-too類藥物未來仍然是藥品供需體系里重要組成部分,但市場價值逐步降低。價格壓力和競爭壓力的長期存在,是倒逼創新的重要機制,將逐步形成“創新——市場——創新”的正向循環,供給側不斷豐富,受益群體持續擴大。
投資建議:體系成熟的大公司憑借高效的研發轉化、注冊申報、市場導入效率,更容易形成規模效益,新藥上市后短迅速地攫取利潤,并反哺研發投入,不斷推出更多、更新的品種;而創新型初創公司更容易在原始創新上集中優勢,差異化競爭。推薦標的:維持恒瑞醫藥(600276)、麗珠集團(000513)、長春高新(000661)、我武生物(300357)、通化東寶(600867)、泰格醫藥(300347)、眾生藥業(002317)增持評級。受益標的:復星醫藥(600196)、石藥集團、藥明生物。
??????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