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亞證券咨詢垃圾分類股市版:康得新該丟進哪個桶?
證監會有關人士說,*ST康得(曾用名:康得新,002450.sz)行政處罰確定后,可能還將面臨民事賠償和刑事責任。
股民都知道了,康得新因信披違法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被證監會下達了行政處罰預先告知書。股民有不服者,認為處罰過輕,應該讓這家伙退市。但是,持有該股的股民B跳起來了,退市退市,你讓我的日子怎么過?股民A說,誰讓你的垃圾分類工作沒做好,誰讓你跑去刀口舔血的?割了舌頭是活該。
魔力哥竟然無言以對。默默地翻開《白話A股》第六章第12小節,三個字:看看吧。
【1】A股的退市制度
股票可以登錄或者退出的市場有多種,這里指的是A股滬深兩市,“退市”特指從滬深兩市退出,企業身份發生重大轉變,從上市公司變成非上市公司。
如上一小節所述,退市前的虧損期,股票名稱被添加前綴ST或*ST,啟動退市程序以后改名為“某某退”或者其他名稱。
A股的退市制度曾經被“吐槽”,因此管理部門在2018年進行了修訂完善,迭代升級。3月初,證監會就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公開征求意見,強化了滬深證券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決策主體責任。增加了“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證券交易所應當制定上市公司因重大違法行為暫停上市、終止上市實施規則”的規定。
3月中旬,滬深兩交易所快速跟進,分別就修訂《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辦法明確了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并強調從嚴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意見征求結束后,就是發布實施。
【2】退市原因(科創板出臺以前)
(1)連續三年虧損;
(2)欺詐發行、財務造假、財報違規披露;
(3)連續兩年凈資產為負;
(4)連續三年營收低于1000萬元;(越做越小可不行,先回去,做大做強后可以再來。)
(5)年度報告連續兩年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審計師給了差評。)
(6)*ST后未及時披露年報;
(7)累計成交量過低。(交易過于清淡,幾乎無人問津。)
【3】退市整理期
退市前有整理期,持有退市公司股票的股民可以賣出股票,但能否成交是個問題。整理期屆滿后5個交易日內,上交所、深交所會對退市公司股票予以摘牌,該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4】退市后三條路
退市后到哪里去?有三種可能:
一是入三板市場(股轉系統)掛牌交易。這種情況下,“躺槍”的股民跟著進入三板市場交易,有可能收回一點點投資本金。
二是持續虧損直至被清算,公司消亡。
三是重組后重新回到A股上市。但請注意兩點:第一,創業板退市股沒有這樣的翻身機會,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的制度安排。第二,退市后重新上市,不等于被特別處理或者被暫停上市后恢復上市的情形。
【5】不是喪鐘是警鐘
要說有什么建議,就五個字:遠離垃圾股。
雖然有人專門炒作ST股票,目的在于賭它被重組、業績預喜、被摘帽。但請注意,那是炒作。那是“三最模式”流行時期的事情,那一篇已經翻過去了。卷土重來的可能性有多大?那是投機者的關注點,不是投資者考慮的事情。重申一句: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請遠離垃圾股。
責任編輯: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