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往事
古德第五
讀完需要
18
分鐘
速讀僅需 6 分鐘
研究了一年多三安光電了,也看了上市10年來的年報,由于三安光電歷史上出現多次疑似做假賬的危機,比如2010年前后和蕪湖簽訂路燈訂單的問題,年初三安集團融資披露文件中預付款問題等。個人對這些問題也很疑惑,雖然公司做了一些解釋,但是由于國內上市公司造假處罰力度太輕,所以導致很多公司鋌而走險去造假。比如這兩年出現的挪用公司款的康得新、虛增現金的康美藥業等。在這些公司出現問題之前,也有很多專業的投資機構去實地調研,但是調研并沒有發現問題,可以看出對于真心造假的企業,你去考察調研看到的都是表象;個人近期通過搜索三安光電過去10來年的新聞報道,能夠搜索到的資料都瀏覽了一下,本文總結一下搜索到的內容,來梳理下三安的發展歷程,試圖從三安歷史發展軌跡中看看三安是否具有造假的動機,算是通過歷史來推理未來吧!
1
林秀成的第一桶金
據公開資料,林秀成是靠倒賣鋼鐵廢料起家的,就如《激蕩》電視劇里面說的那樣,在那個計劃經濟時代,陸江濤通過倒賣鋼材批文就可以輕松賺錢,而林秀成的第一桶金應該是來自于倒賣鋼鐵。
1992年創辦三安集團,經過10幾年的發展,到 2002年的時候三安集團總資產達26億元,共有員工6000人,位于福建百強企業集團第14位。大家對林秀成的認知就是: 這是一個精明低調的福建商人。
2
三安電子成立
至于林秀成是如何從鋼鐵行業轉到發光二極管科技行業的,個人始終沒有想明白。搜索了半天發現在一篇報道中有說,是林秀成在 全國第一屆高交會(1999年10月舉辦,朱镕基總理親自出席并宣布“為了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合作,中國政府決定每年在深圳舉辦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接觸到LED的,然后鋼鐵行業遭遇寒冬,林秀成瞄準了 LED 行業,并且林秀成只身前往美國、臺灣等地考察并引進人才。
后來三安電子的員工在新聞報道中這樣評價轉型時的林秀成:“老林總(林秀成)很少提及當時的創業轉型,但我們都很佩服他獨到的眼光和只身前往美國的勇氣,以及一路堅持的毅力?!?/span>
在2000年底的時候,林秀成成立三安電子公司,前幾年應該處于研發階段,在 2004年的時候公司搬遷到廈門,并且2004 年廈門被科技部批準為全國首個“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之后三安電子在LED行業才步入高速發展。
在論文中提到了 三安公司自力更生開發的 LED外延及芯片一直位居行業榜首。圓滿完成了多項“十五”期間國家 863、973 LED重大項目的科技攻關計劃。
由于這篇論文作者之一為林秀華,后來搜索了下其人,發現是廈門大學物理系教授,很早就開始研究LED了。而且名字又和林秀成有點相識,以為他們是兄弟。本以為林秀成進入LED行業是受林秀華指點。后來在雪球問了一下球友,發現他們不是一個地方的人,只不過那個年代的人起名字喜歡用輩分的排行作為名字的第二個字而已。
從上面這篇論文中可以看到當時 上游外延芯片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中 廈門三安、乾照在國內同行業中獨占鰲頭。而乾照光電的核心人員又來自三安。在乾照光電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意向書》(2010年) 133頁中披露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在三安電子工作情況如下:
王向武是國內半導體光電領域的著名技術專家,曾獲“廈門市產業科技功臣大獎”、廈門市“五一勞動獎章”。曾任中電科技集團南京第 55 研究所材料中心副主任、廈門三安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所以是乾照光電當時的首席技術專家。而鄧電明之前是福建三明鋼鐵集團副董事長、總工程師,后來是廈門三安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電明只是一個管理人員,對技術并不是很擅長,而在2006年的時候,林秀成為了讓他 女婿林科闖擔任三安電子總經理,就和林科闖友好協議解雇了。
另外當時乾照光電只有三名核心技術人員,除了 王向武以 外,另外兩位 張銀橋 和 黃尊祥 均來自三安:
張銀橋在三安電子是 生產一部副經理 ;而 黃尊祥在三安電子是 技術中心副經理。
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到,林秀成為了其女婿當上總經理,把鄧電明解雇后,個人覺得是對鄧電明心存愧疚吧,所以當鄧電明也創業進入LED芯片領域的時候,給予他很大的幫助。鄧電明 一共從三安電子挖走了8位相關技術人員。
這也說明了,三安電子當時在國內LED芯片、外延片制造領域,技術確實是領先的
。
3
三安電子的快速發展
三安電子總部遷往到廈門后, 廈門政府給予高新技術產業很大的支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網站上可以搜索到 2003年01月15日 廈門市科學技術局的一篇報道,里面提到要重點扶持三安電子等電子產業企業,給予科技三項補貼,研發補貼等:
另外在 2005年06月20日 科技部網站上報道了《LED有了自己的“中國芯”》這篇新聞,里面再次提到三安電子:
以上報道中可以看到下列情況:
- 2002年8月 開始研發全色系外延片和芯片。
- 在2005年6月之前,公司研發了兩年多,終于可以大規模生產4毫瓦LED芯片,并且研制出了6毫瓦LED芯片, 正在向10毫瓦突破。
- 僅用半年時間第一個研制出綠光,填補國內空白。在上面乾照光電上市招股書中也提到了,乾照光電5年內不生產綠光(2012年之前)。
- 占國內產值60%,被科技部列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龍頭企業。
注意上面是 2005年06月20日的報道, 三安電子已經是國內LED芯片行業的領頭羊了。
在 2006年的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中,三安電子的 功率型高亮度發光二極管芯片入選:
從上面兩篇報道中可以看到以下情況:
-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的啟動,各地政策大力支持,2003年到2006年LED芯片發展迅速
- 科技部已批準上海、大連、南昌、廈門、深圳5地作為LED產業化基地
- 2006年中國高亮度芯片產量比2005年增長了1倍左右,廈門三安,大連路美是高亮度芯片的主要生產企業。這個時候乾照光電還沒成立。
- 2006年技術發展路線圖中,研究重點將放在GaN芯片的生產以及功率芯片的研發上。
- 在芯片制作方面有主要有5家,深圳奧倫德、南昌欣磊、廈門三安是目前僅有的能夠批量供應芯片的廠商,每月累計產量僅達1000KK只,供不應求。
- 具備規模生產藍光 LED 的只有廈門三安
從上面2007年7月份的報道中可以看到國家LED發展迅猛,LED芯片產品供不應求,那個時候的LED主要產品是 數碼顯示屏、景觀照明、交通指示燈等。比如下圖中的數碼管:
從2007年往后就迎來了三安電子借殼上市的高速發展時期了。公司上市后需要披露財務報告,很多投資者都會去分析上市公司,所以三安光電的各種質疑都是上市后出現的。
由于本文較長,文中插入一則廣告用來分割吧!大家看到這里可以休息下再來!
4
上市后的三安不斷被質疑
三安光電借殼上市后,國家對LED產業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所以三安光電作為國內首個LED芯片上市企業在后來的發展享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上市后公司融資渠道拓寬,為公司的高速發展打下了基礎。
2009年,發改委出臺《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地方政府為了迎合GDP的增長,大力支持LED行業;同時2009 年,科技部啟動“十城萬盞”LED 路燈項目,未來國內 LED 路燈市場需求量巨大。所以三安上市后在 2009年初就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來募集資金投資建設天津三安子公司。這樣公司在北方就有了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滿足國內華北市場旺盛的需求。
在2009年10月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后,天津三安建設順利。同年 12月底公司又決定在安徽省蕪湖市成立又一個子公司:安徽三安光電。
上面是安徽日報對蕪湖三安光電簽約的報道。具體報道核心內容如下:
2010年1月10日上午,三安光電蕪湖光電產業化項目簽約儀式在合肥稻香樓賓館舉行。省長王三運致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萬清、副省長黃海嵩、省政協副主席王鶴齡出席簽約儀式,省政府秘書長梁衛國主持簽約儀式,省長助理花建慧、省直有關部門和蕪湖市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簽約儀式。蕪湖市政府與三安光電股份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前,王三運等領導參觀了三安光電公司LED產品展示。
王三運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向合作雙方表示熱烈祝賀。他說,發展光電產業,是我省推進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之一。省委、省政府十分看重三安光電的強大實力,十分看好三安光電產業化項目的發展前景。希望蕪湖市和各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全面兌現承諾,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強化配套能力,提升服務水平,努力把三安光電蕪湖光電產業化項目建設成為具有較強規模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光電產業基地。
蕪湖三安光電項目簽約后,地方政府應該是為了落實省長王三運關于 “認真履行職責,全面兌現承諾”的講話,所以火速在于2010年1月15日就和三安光電簽訂了6億的路燈采購合同。
同時2010年12月底 安徽日報題為“ 政府發紅包一發上億元”的專題報道,里面關于三安光電當年取得的補貼情況報道如下:
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其全資子公司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近日收到2010年“科技三項”財政補貼資金8000萬元。據統計,截至12月28日,安徽三安光電2010年收到的設備補貼款總額及“科技三項”財政補貼資金累計7.29億元。
蕪湖投資方案出來后,就迎來了市場的質疑。原因在于公司上市的時候總資產才17.59億,而上市才一年就定增募集了8億元建設天津子公司,現在天津子公司還在建設中呢,公司又計劃投資 120億在蕪湖建立子公司,蕪湖子公司建設時間為4年,對于三安這種總資產不足30億的公司如何能繼續投資120億的項目
面對市場的質疑,三安光電最終給出的答案是一套組合拳:一、蕪湖項目分兩期,一期投資 66.6億;二、公司再次定增募集資金,計劃定增29.8億。
三安光電這么密集的定增募集資金建設項目,而蕪湖政府又給予不菲的補貼,再加上從2010年開始連續3年的采購路燈合同,這樣三安在蕪湖項目的投資款基本就可以有著落了。
后來王三運和陳樹隆落馬后,據網上報道,陳樹隆的判決書中提到了三安募集資金投入蕪湖項目的情況,應該是陳樹隆派人陪同三安光電高管拜訪證監會,所以第二次定增才能批準,應該算是違規給三安光電開了綠燈。這可以說應該是頗具兲朝特色的政商聯合形式了,吸引投資,多給點補貼,地方政府GDP上去了,有了政績繼續高升,而企業也得到了很多實惠,算是互利互惠吧。
從蕪湖項目上馬后,再往后的發展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市場上對三安光電的質疑也更頻繁了。
下面是一些質疑的報道,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 成功借殼五年之久的三安光電迎來最尖銳質疑 https://m.lightingchina.com.cn/news/36509.html
- 成功借殼五年之久的三安光電迎來最尖銳質疑 https://m.lightingchina.com.cn/news/36509.html
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 在 2013年之后的新聞報道可以很容易的搜索到,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這些質疑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 依賴政府補貼,和政府應該存在利益關系
- 政府采購其產品,幫助消化庫存
- 隱瞞關聯銷售大客戶
- 毛利率過高,財務存在造假嫌疑
5
三安問題應該是存在的
在三運落馬不久,三安就又分別和泉州和湖北葛店大筆投資新的項目,如果三安真的是像 康得新一樣是這種造假或者挪用資金的公司,泉州和葛店當地政府會和三安合作投資嗎?這不是拿自己的烏紗帽開玩笑嗎?
個人認為,三安在蕪湖項目應該和三運脫不了干系,公司雖然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公司也確實干的不錯,為當地解決了就業、增加了稅收。比如在2017年安徽日報上報道了當地納稅百強名單:
其中安徽三安納稅排名在19位納稅金額是4.1億。18年納稅金額也是4億多,后面幾年預計每年也都可以納稅3到5億,幾年下來當初的補貼款就被稅收收回了,同時還為當地解決了就業問題。
6
三安未來在哪里
化合物半導體技術還在繼續發展, 低端LED和普通照明LED 現在已經基本不這么賺錢了,往日的搖錢樹要沒落了,而高端LED和化合物半導體才是明天的希望,這是科技行業發展的規律,不像茅臺酒可以賣一輩子,產業都不需要升級的。但是科技行業不進則退,這也是為什么三安光電上市10年來,看著每年利潤不少,為啥最終不但分紅這么少而且公司還要大量借錢去建設新的項目。公司需要不停的研發新技術,投資建設新產線,不然就會被淘汰。
而三安在10年前就是國內 LED芯片行業的領頭羊, 現在更是國內 LED 芯片行業的龍頭,并且提前布局化合物半導體,雖然三安集成項目進度不達預期,預期要晚一年才能達產,但是在中美緊張局勢下,第三代半導體國內肯定要實現進口替代,目前從這方面看,三安前景比較好,屬于國家重金支持的產業。雖然公司過去的發展犯點小錯誤,只要你有能力做出前沿的技術產品出來,這也都是可以理解的,功過相抵嘛。 所以未來三安的盈利在于三安集成、泉州子公司以及湖北葛店子公司。而之前的廈門三安、安徽三安、天津三安由于設備老舊,應該是繼續用來生產中低端的LED產品,維持低毛利率,積壓競爭對手生存空間。另外還有一個做車燈的安瑞光電,今年各大知名汽車廠紛紛去考察安瑞光電,在2020年看看安瑞光電能否帶來點驚喜吧。
7
家族式企業
另外,三安光電更像一個家族式企業,在林秀成當董事長的時候,就開始扶持女婿林科闖擔任三安電子的總經理,為了扶持女婿當上總經理,甚至搞出來一個競爭對手乾照光電
。在2012年的時候,三安光電子公司投產,面臨產能過剩,庫存增加的情況下,林科闖辭去總經理等職務,由林秀成的大兒子林志強擔任。雖然外界猜測是由于林科闖管理下的銷售不太好導致下課,但是明眼人肯定不這么認為,這明顯是在為以后大兒子擔任董事長鋪路,先來當總經理,下屆選舉就可以名正言順擔任董事長了。從2012年開始一直到2017年中林秀成離任;林志強一直是總經理職位,2017年中換屆選舉林志強成為新的董事長,而這個時候女婿林科闖再次成為總經理,順利扶持大兒子上位。同時這次換屆選舉,在美國留學的二兒子林志東也順利擔任副總經理職位,林志東同時還是三安集成電路副總經理,在去年9月的時候曾經在《中國芯片發展高峰論壇》上發表過演講,感興趣的可以看看當時對他的采訪,談到了三安集成的發展,采訪鏈接:http://www.telworld.com.cn/show-list-29348.html
可以看到這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企業。主要家庭成員都在企業內擔任重要的位置,這種情況下,想一想年初很多人質疑三安光電預付款的問題,懷疑控股股東三安集團挪用上市公司資金。三安集團是林氏家族100%控股的,主要是之前遺留的鋼鐵貿易礦山等業務,毛利潤比較低。在林氏家族重要人員都在上市公司任職的情況下,除非是腦袋被門夾了才會去挪用上市公司資金搞毛利率非常低的貿易業務。挪用上市公司資金是需要被判刑的,想一想康得新的鐘總現在已經被批捕了。而林氏家族全部主要成員都在上市公司任職,如果他們要是犯這種經濟罪,一下就滿門拘捕了
,所以一個正常的人都不會做這種事。
8
總結
從網上搜索了各種和三安相關的資料,對三安光電在LED行業的發展算是有個比較全面的認知吧。個人感覺三安光電在LED芯片制造和化合物半導體制造行業應該算是國內的龍頭企業。對于這種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產業,要求企業不停的去研發新的產品,推動行業不停的往前發展,不然的話企業就會被技術浪潮給淘汰掉。
隨著LED技術的成熟以及LED自發光的優勢,LED用來做顯示屏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一旦技術難題突破以及良率的提升和價格的下降,MiniLED和MicroLED隨時可能爆發,就和之前的LED照明爆發一樣,蕪湖子公司為公司在上一輪LED高潮中帶來了不菲的利潤;而以后葛店子公司和泉州子公司將會承擔這個重任。
雖然個人對三安研究的比較多,也非??春萌驳那熬?,但是 個人對三安的投資會控制在 30% 總倉位之下,原因在于技術發展并不是線性的,是存在突變的。雖然現在三安在國內是LED芯片龍頭,以后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其他公司不是沒有超車的可能。這是三安之后發展的最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是為何前幾個月三安跌倒10元的時候個人沒有繼續加倉的原因。
注意:本文只是個人投資思考記錄的結果,本文涉及的任何個股都有腰斬再腰斬、翻倍再翻倍的風險和機會,請不要根據本文做出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