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劼:財富管理并非單純地教人賺錢
逐利,乃資本本源,投資即為了賺錢。然而,對廣大老百姓而言,如果我們沒有一個正確的投資理念,一味地追求利益,或許會面臨較大潛在風險。張劼告訴紅星新聞,她們總是在協助客戶做投資,但強調的不是單純賺錢,而是財富管理,是通過資產的有效配置來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中國農業銀行成都分行財富管理中心 張劼
張劼所在的農業銀行成都分行財富管理中心有6人,是該行目前最專業、最優秀的財富管理團隊,近一年來已為客戶創造了12.89億元的收益。她說,因為每位客戶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力等不同,她們給出的意見和策略也存在差異,客戶獲得的收益也不會是一個統一的標準。在她們管理的客戶中,今年最高的一位拿到了19.31%的收益率。據說,這是一位有著多年股市投資經歷的客戶,對方的理財目標就是能夠博取高收益,并愿意承擔相應的風險,經過彼此的深入溝通,團隊為這名客戶配置了45%的權益,55%的固收,權益資產中的一款私募基金,今年以來投資回報率達33.5%。
張劼說,她們團隊服務的都是高凈值客戶,雖然有客戶獲得了近20%的收益,但今年整體的平均收益率在4%左右,“這是他們能接受的”。
她進一步表示,這些高凈值客戶真正單純追求高收益的其實很少,因為他們心里明白自己想要的是財富管理,而不是純粹的投資賺錢。既然是財富管理,就一定是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絕不會在某一類產品上投入太過集中,尤其是權益類、另類等風險相對較高的產品,“財富管理的初衷一定是先保值,再增值”。
采訪中,張劼也向紅星新聞表示,如今愿意在資產中配置保險的人越來越多,但總體看,占比仍舊偏低。
她認為,任何一個市場都面臨漲跌,沒有誰能完全拿捏準確,從財富管理的角度出發,“專業的事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做”,相比個人的單打獨斗,專業機構和人員的團隊合力勝算一定更高。
紅星新聞記者 楊斌
編輯 張莉
責任編輯: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