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財富
當前的經濟形勢是資產泡沫的大潮退卻,房地產熱潮降溫,中國前所未有的造富周期趨近尾聲。已經不再是經濟高速發展、房地產突飛猛進、只要買了房子就會升值、只要存了錢就有保本高收益的情況了。
一個問題隨之凸顯:如何保住在手的財富?
答案是增加個人投資知識、主動管理財富。
有一個可以學習的傳奇的人,他是美國投資人、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他對自己管理的耶魯捐贈基金采取的分散化策略大獲成功:在1999年以來的近二十年時間里,這一投資策略帶來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高達11.8%。
戴維斯文森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對個人投資來說,最關鍵的問題是資產配置方案。一般而言,決定個人投資收益的要素有三:資產配置方案、入市時機、產品選擇。斯文森認為資產配置發揮的作用占到九成。
對于資產配置,斯文森給出的標準答案是:股票、房地產和債券按照5:2:3來分配。雖然這是有美國特色的方案,但他的分析的大啟示在于:制定一個合理的資產配置方案,是個人財富管理的起點。
在中國,很多家庭距離這個起點距離甚遠,他們財富管理的不合理之處在于:在房地產上的投資過多。
有數據證實斯文森的觀點:房地產的投資風險低于股票、高于債券,按照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的投資原理,房地產的投資回報應該介于股票和債券之間。
單一資產配置比例太高是極度不明智的,在美國,單一資產價格暴跌的現象屢見不鮮。1987年10月的股災,美國股市在一天內跌掉超過20%;2007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全美平均房價跌了近18%。斯文森認為,分散是投資界唯一免費的午餐。
多數普通人在買賣上存在誤區,買跌賣高,但斯文森卻發現,入市時機問題給普通人帶來的常常是負面影響,即追漲奪跌,以及焦慮緊張。他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得出結論:對于普通個人投資者,制定合理的資產配置方案比入市時機問題遠遠重要。
責任編輯: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