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滬市公司披露各類并購重組交易470余單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8日電 據“上交所發布”微信公眾號8日消息,2019年上半年,滬市公司披露各類并購重組交易470余單,涉及金額達到3500億元;在重大資產重組方面,滬市共披露重組方案45單,涉及金額近1340億元;共實施完成重組方案25單,涉及金額近1000億元。
上交所指出,2019年上半年,滬市并購重組繼續圍繞實體經濟這條主線,產業并購依然是主流?;谕袠I、上下游整合的重組邏輯成為市場主旋律,前幾年比較盛行的盲目跨界、跟風跨界現象進一步減少。從數據看,上半年滬市重大資產重組中產業并購的交易規模逾900億元,遠高于跨界重組規模。從行業看,產業并購較為活躍的行業主要有通信和信息技術、基礎化工、醫藥、有色、國防軍工等規模效應較為顯著的領域。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基于產業整合的并購初衷,往往在后續業績承諾期的實現情況也比較好。
民營資產躍步升級。上交所指出,上半年,民營企業積極通過并購重組實現產業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滬市民營企業共進行各類并購交易246次,交易金額約1100億元。
資料圖。 中新經緯 攝
估值溢價有所回落。上交所指出,上半年,滬市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平均估值溢價率為145%,同比下降60個百分點。其中,產業整合類并購的平均溢價率為140%,同比下降約50%;跨界類并購整體溢價水平,從2018年上半年的400%下降至160%。
重組停牌大幅縮減。上交所表示,停復牌制度改革以來,滬市公司因重組長期停牌的現象得以徹底解決。目前,因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停牌均不超過10個交易日;因籌劃現金收購資產則不再停牌,主要是通過分階段披露的方式代替以往的停牌。從實踐來看,上半年僅38家公司因重組申請停牌,且均未超過10個交易日,有效保障了投資者交易權和市場流動性。從復牌后的股價反應看,上半年重組復牌首日股價平均上漲2.66%,復牌后首日股價上漲和下跌的家數基本相當,平均漲幅8.41%,跌幅5.74%。有的重組被投資者看好復牌后連續上漲,也不乏復牌后連續下跌的情況,但總體上看,以往重組復牌后單邊持續漲停的現象已基本不再。
上交所還表示,近年來,證監會持續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前期大幅取消和簡化行政許可,目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需證監會審核的數量逐年下降。去年以來,證監會陸續出臺了包括定向發行可轉債、簡化預案披露要求、“小額快速”審核機制、拓寬募集資金用途等在內的一系列新舉措。今年上半年,隨著這些制度紅利的逐步釋放,并購重組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提升。(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