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股解讀|用跨界經營打開業績下滑通道 佰康生物(BKSW.US)拿什么征服華爾街?
從保健品到化妝品,從銀杏酒到食用油,最后再到保健床墊,“跨界經營”是美股投資者翻開佰康生物(BKSW.US)招股書的第一印象。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佰康生物近日更新了招股書,這也意味著這家投資者眼中的“銀杏保健第一股”美股上市進入最后的倒計時階段。
不過從歷史行情來看,市場對保健品公司的估值和評價都不算太高,但現在正值納指沖擊9000點新高的牛市階段,在此特殊的行情下,投資者能否對佰康生物“網開一面”呢?
跨界經營 業績下跌
無論是產業鏈打造還是多元化經營,由于新的并軌業務的存在,這些策略往往會成為上市公司發展的分水嶺。即將上市的佰康生物正處在這一經營分岔口上,因此評估其新開發業務的質量便成為投資者判斷公司投資價值的關鍵所在。
目前,佰康生物的產品包括,銀杏膠囊、銀杏沖劑、銀杏酒、銀杏食用油以及銀杏養顏護膚化妝品等系列,除此之外,公司還銷售了一款“銀杏床墊”和一款“銀杏蘇打水”。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在佰康生物銷售的5大類產品中,僅有銀杏粉、膳食補充劑、銀杏酒以及銀杏食用油由公司自行生產,其余產品則均由公司關聯方生產,佰康生物僅負責這些產品的銷售。
從公司產品的分部業績來看,公司自產的營養產品和酒類產品是其主要的收入來源。
2018財年,營養產品收入占公司當期總收入的79.6%,但到2019財年,公司收入結構出現一定優化,營養產品的收入占比從近8成跌至40.7%,同比降低65.6%;與此同時,銀杏酒產品的收入大幅增長471.2%,產品收入占比達到31.0%;除以上兩款核心產品外,在2019財年,公司的化妝品和食用油業務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這些業績下跌又被公司在2019財年新銷售的家用產品收入所彌補。
不過,酒類產品的大幅增長并不能掩蓋佰康生物在營養品、化妝品以及食用油業務上出現的頹勢,公司在2019財年的營業總收入依然較上年同期出現大幅下降,僅有1800.33萬美元,同比大幅下滑32.7%;公司同期凈收入也同樣出現大幅下滑,2019財年公司凈收入僅有826.27萬美元,同比大幅下滑44.6%。
由此經營風險引發的財務和現金流風險同樣不可小覷。公司在2019年流動負債達到1089.9萬美元,同比增長23.7%;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較上年同期出現惡化,出現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公司當期銷售收入下滑導致的凈收入減少。
除此之外,佰康生物或還面臨來自監管部門的行政風險。
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公司提到,公司可能因為觸犯中國勞動法而受到行政處罰。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截至今年11月底,公司共有員工110名,但其中有57名員工公司并未給他們買“五險一金”。
另外,2019財年,公司行政費用高達323.4萬美元,同比增長49.8%,行政處罰卻是主要原因。2018年2月,因某些產品包裝上出現未經許可的內容,佰康生物被邳州市市場監管局進行行政處罰,要求公司罰款約80萬美元。截至今年8月,公司已繳納31萬美元,剩余的罰款被計入公司當期應計負債。
如果說,經營和財務風險僅僅是佰康生物估值的不穩定因素,那保健品行業面臨的風險或許就是影響公司估值上限的重要原因。
千億紅海市場的博弈
保健品行業瞄準的終端客戶往往是中老年人,因此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以及老齡化人口的增長,這一行業的預期市場便會逐漸擴大。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早在2017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便超過了2.41億,占中國總人口的17.3%。根據中國老齡化全國委員會(CNCA)預計,這一數字將在2050年左右達到4.87億,達到峰值,即近35%。并且中國居民的預期壽命已從1990年的67.8歲延長到2015年的76.3歲。以此數據為依據,國內保健品市場在2017年便達到1500億元左右,并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1800億元。
數據顯示,中國保健品生產商的平均毛利率可以超過40%,平均凈毛利率在15%至20%之間。由于利潤高、技術含量較低且監管不均等原因,導致行業準入門檻低,眾多中小型公司參與進來瓜分這塊大蛋糕。2017年,行業內公司便高達2317家,排名前20位的企業總銷售收入僅占整體市場的38.6%?;谶@一市場現狀,佰康生物在其風險提示中表示,公司在保健品領域的知名度并不高,且需要與類似同仁堂等知名品牌競爭。
與知名品牌競爭的同時,投資者還需要擔心保健品行業的一些負面信息給公司帶來的影響。
2018年12月25日,“丁香醫生”發表一篇題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文章所提及的內容,一時將權健這家保健品公司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與此同時,一場全國性的大整頓在整個保健市場展開。2019年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3個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
在招股書中,公司表示,由于“權健事件”對保健品行業帶來了較大沖擊,并可能讓整體行業銷售下降50%左右。這無疑對佰康生物未來的業績會造成一定沖擊。而這或也將影響美股投資者的投資情緒,以及對佰康生物的估值判斷,公司上市后的前景并不樂觀。
更多港股重磅資訊,下載智通財經app
責任編輯: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文章:
相關推薦: